早晚温差逐渐加大 慢性病患者如何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即将结束。“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虽然白天炎热,但早晚凉意渐浓,人们开始感受到秋天的变化。
处暑后雨量减少,燥气开始生成,容易出现皮肤、口鼻干燥等不适,此时正是润养的好时节。同时,处暑仍处在三伏之中,白天暑热盛行,但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咽部不适等。那么秋季为何易发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慢性咽炎?
中国网财经记者摄像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王全桂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秋冬季节咽炎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秋季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咽部黏膜,防御功能降低,秋季昼夜气温变化较大,人体抵抗力也会降低,容易诱发咽喉部的炎症。第二点跟秋季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比较高有关,特别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作以后,大量的鼻涕倒流,会刺激咽部,引起咽部不适,再加上鼻黏膜肿胀,患者感到鼻塞,鼻塞以后就张口呼吸,不洁的空气和干燥的空气,直接刺激咽喉部,引起咽喉部的炎症。其他诱发因素就是一些不良嗜好,如抽烟喝酒,喜食辛辣食物,特别烧烤辛辣食物,加上熬夜打游戏,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这些都可以引起咽炎发作。
据介绍,咽炎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起病较急,病人突然感到咽干、灼热,进而发生咽痛,吞咽痛,咽唾沫的时候比较疼痛,吃东西时疼痛会缓解一些。病程一周左右,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乏力。
对于慢性咽炎,主要以局部症状为主,症状非常多样,有的人感觉到咽干,有的有异物感,异物还一直来回动,还有的清嗓、干呕,嗓子有痰、干咳等。慢性咽炎常常伴有病人的心理因素,例如跟别人谈话的时不停地清嗓,影响社交。
说到预防慢性咽炎,王全桂表示,第一要改善生活习惯,要戒烟戒酒,少吃辛辣食物,秋冬季节多吃润肺的食物,比如雪梨、银耳,还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注意不要熬夜,适当运动。身体不是特别好的,为预防秋冬季节的呼吸道感染,建议打一些疫苗来预防急性呼吸道感染。其次是改善空气环境,保持湿度,有条件就用加湿器,如果没有条件,用一杯热水熏熏咽喉部,保持咽喉的湿润也有效果。第三控制过敏,秋季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非常高,不仅表现为过敏性鼻炎,还有过敏性咽喉炎,嗓子非常痒,干咳不舒服。还有支气管哮喘,及时控制好咽部的症状就会明显减轻。当然,还有其他的诱发因素,有一些病人有咽喉反流,反流性咽喉炎,反流性食管炎,也会引起咽部不适。咽部不适的病人首先到医院里找医生诊治,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因进行规范治疗,再加上饮食生活的注意应该能够很好地控制慢性咽炎。
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比较大,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抵抗力下降,容易加重病情。为控制慢病发展,预防或者减少生病,如何调整饮食或者生活方式?有哪些预防疾病的建议?
中国网财经记者摄像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王志宏表示,养成合理的膳食习惯,保证食物多样、搭配合理;规律进餐,定时定量、清淡饮食、戒烟限酒;吃动平衡,作息规律,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形式;定期监测体重、血压、血脂等指标;定期进行营养咨询,科学调整食养和生活方式。
对于超重肥胖人群,一定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每顿饭吃到七八分饱,结合自己超重程度,减少500-800千卡的能量摄入。少吃高能量食物,选择脂肪含量低的动物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提升膳食纤维摄入量。鼓励在家做饭,用盐勺和油壶控制油、盐的使用量。
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减钠增钾,少吃含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同时要注意调节情绪,保持愉快心情和平和心态,尽量不焦虑,减缓压力。
对于糖尿病人群,注意能量适宜,如果存在超重肥胖同样要控制体重。主食定量,优选全谷物等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合理加餐。
对于高脂血症或血脂异常人群,要关注脂肪的摄入量,少油烹饪,少盐控糖。具有不同健康需求的人群,关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同样非常重要。
对于高血压人群,要关注钠的含量。在营养标签里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值NRV,这几个字母的意思是每日需要量,如果摄入100克的食品已经提供了多少钠含量,在预包装食品之外的日常饮食中就要相应减少。
对于心血管病人群,还要关注反式脂肪酸摄入的问题。对于预包装食品,配料中如果含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起酥油,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包装标签上强制要求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所以心血管人群也要注意少摄入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王志宏特别提醒,呼吸道疾病在秋季高发,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在根据气温适时增减衣服的同时,要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进入9月份以后,各地将陆续提供流感和肺炎疫苗的接种服务,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当地的信息。此外,老年人和体弱人群在秋季外出时,也要根据自身的状况和所处环境科学佩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尽量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记者 段思琦)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中企健康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8
2024-08-27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